2022年,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全球增長放緩和局部矛盾突出,面對復雜嚴峻局面,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積極應對諸多超預期因素沖擊,行業總體實現平穩運行,為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堅實保障。但是,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面臨著較強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轉弱壓力,運行走勢總體呈現出高位回落態勢,外部因素的不平衡發展也加劇了行業內部間的分化。一是油氣生產保持平穩增長,二是化工生產略有放緩。2月16日,在2022年度石化行業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認為,2022年,我國石化行業運行呈現“兩個好于”:一是全年經濟指標好于預期。二是外貿額好于外貿量。同時,我國石化行業運行的“兩個擔憂”:第一個擔憂“分化在加劇”。第二個擔憂市場需求出現下滑。
我國石化產業實現了新的跨越
2022年,石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為國民經濟穩增長、穩外貿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雖然受到疫情多發、地域動蕩、經濟下行等不利因素影響,2022年我國石化行業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穩增長等工作,行業經濟運行取得了極其不易的成績。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6.56萬億元,同比增長14.4%;進出口總額1.0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1.7%;利潤總額1.13萬億元,同比下降2.8%。利潤總額雖然比上年度減少300多億元,但這是連續第二年保持在萬億元以上,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的13.4%。同時,營業收入和外貿進出口總額均連創新高,并且營業收入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總收入的12%、石化行業進出口額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6.6%。
2022年,我國石油和主要化學品市場受外部因素影響,價格先揚后抑,波動較大,全年累計看,價格總水平上漲。國家統計局價格指數顯示,2022年油氣開采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5.9%,化學原料和化學品制造業同比上漲7.7%。從走勢看,上半年漲幅較大,三季度高位震蕩為主,四季度整體回落。由于原料價格影響,我國化工品價格依然維持高位運行,但下游需求疲軟,上漲動力不足,漲幅較大程度低于上游原料。
傅向升表示,2022年度,我國石化全行業和廣大石化企業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不僅做好天然氣、化肥、成品油等重點產品保供穩價的工作,克服上游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上漲幅度大、疫情導致的物流受阻和成本高企等多重困難,為我國糧食產量“十九連豐”和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突出產業高質量發展,在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綠色低碳發展、深化并拓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培育現代石化產業集群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進步。尤其是隨著恒力長興島、浙石化舟山、盛虹連云港等煉化一體化裝置和2022年中石化古雷、洋浦海南煉化、鎮海煉化二期以及中石油揭陽廣東石化等煉化和烯烴裝置相繼建成投產,我國石化產業的規模集中度、石化基地的集群化程度、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都實現了新的跨越。
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和韌性
當前,我國石化行業面臨的形勢:一是高速增長時代已過。二是大基建時代已過。三是后疫情時代已來臨。同時,我國石化行業迎來了新的機遇:一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的新機遇。在由石化大國邁向強國的征途上要在推動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石化產業體系上狠下功夫,在科技自立自強和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上狠下功夫,在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和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上狠下功夫。二是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的新機遇。中國式現代化為石化產業作為資源型、能源型產業和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把握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為石化產業綠色化、低碳化和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機遇。三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機遇。石化產業要擴內需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雙向發力,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和韌性,不斷提升石化新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的配套能力。而且,要求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提高國內大循環的覆蓋面,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環,打消區域壁壘,真正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增強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動力和活力。四是最新產業政策帶給行業的新機遇。我國多項與石化產業密切相關的產業政策都是推動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性、導向性,甚至是約束性的發展方向和要求,需要在行業高質量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中做好貫徹落實。
傅向升分析,2023年,國際政治環境、經濟環境都將日趨嚴峻復雜,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尤其是全球通脹加劇、經濟增速下滑、資金風險加大等不確定性因素日益嚴峻,世界經濟環境不容樂觀。而我國經濟增長2023年將明顯好于2022年,總體將繼續向好、持續增長,將繼續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發揮“火車頭”的作用。 2023年,做好石化行業經濟運行工作:一是開拓市場是新一年穩中求進的頭等大事。二是保供穩價仍是新一年穩中求進的重要任務。三是降本增效是經濟運行永恒的話題。四是提升競爭力是企業永恒的目標。五是擴大開放和深化國際合作是行業發展不變的方向。(文章整理自網絡,由制氮機設備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