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車往,機器轟鳴,塔吊、吊車、電瓶裝載車快速運轉,施工人員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忙碌……走進界首高新區田營科技園區時,看到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緊張有序的建設和生產場景。
而在這濃濃的發展活力背后,是安徽界首不斷優化招商環境、創新“雙招雙引”方式的不懈努力。一直以來,界首市始終秉持“招商第一、項目為王、環境是金”發展理念,堅持產業集群和人才集聚同步打造,推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深度融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增添新優勢,為加快推進全市產業轉型升級積蓄澎湃動能。
高位推進,下好招商“一盤棋”。開局即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明確招商思路、路徑,持續發力產業大招商工作,以招大引強做優“增量”、謀劃項目做實“儲量”建設項目做大“體量”、服務項目做活“存量”,全力爭取各方資源支持產業項目向界首傾斜,強化橫向聯系溝通和縱向深入合作,形成市領導與市直部門上下聯動,部門與部門之間橫向協同的招商引業格局。
創新方式,匯聚多元化招商動能。發展現代招商,充分發揮現有企業招商主體作用,鼓勵企業通過主導產品上下游鏈接,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開展合資合作,引進先進技術與項目,是一種有效的縣域現代招商方式。圍繞提升產業升級、集群發展,圍繞資源循環利用、營養健康、新智能裝備、新材料、數字經濟及現代服務業等若干個產業鏈,創造性開展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以情招商、專業團隊招商,進一步強鏈、補鏈、延鏈,加快推動傳統塊狀產業向現代產業集群轉變。
聚焦重點,招商成果“碩果累累”。忙碌與付出,換來的是項目的“落地開花”,一批批產業項目相繼落地,印證著界首市加大力度“走出去、請進來”,讓產業聚集成勢的招商決心。今年1-7月份,界首市外出考察項目77次,接待來界考察客商78次,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5個以上,引進省外投資95億元以上,工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8.7億元,占全市完成總量比為79.6%,省統到位資金和序時進度在阜陽市排名均為第1。新簽約億元以上省統工業項目數18個,總投資54.1億元。其中,聚焦長三角重點地區,洽談項目17個,總投資額110.66億。1-7月重點簽約項目7個,總投資額22.65億。目前重要簽約項目包括:東海翔集團總投資12億元的成妤·新馬雙創園項目、安徽中永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總投資8.6億元年產23萬噸塑料建材項目、安徽徽運塑膠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8億的年產15億條可降解快遞袋及8萬噸改性顆粒生產建設項目等。
既重視產業項目謀劃和招引、又重視人才引進和培育,是雙招雙引的應有之義。始終把項目招引作為人才的載體,以人才作為項目的引擎,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堅持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同頻共振,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界首市著力提升人才服務質量、優化人才發展環境,開辟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每年固定引進一批雙一流本科、全日制研究生以上學歷和高級職稱的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為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傾力打造人才施展才華的平臺,日益健全高端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出臺人才引進辦法,設立了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建設人才公寓,對人才給予引才獎補、購房補貼等;同時,實行黨政領導聯系服務人才制度,暢通聯系溝通渠道,從人才最關心的事情抓起,從人才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努力營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新的良好氛圍。
為加快融入長三角,界首市以“智匯界首 創領未來”,在人力資源諸方面搭乘長三角區域大船出海,與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南京大學、中科院、東華大學、中科大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持續深化合作,創新人才服務模式,界首(上海)離岸科創中心對接上海高端人才資源、科創資源,借力上海提質增效,獲得智力支撐和創新動力,加速了人才智力要素匯聚。
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積極破解不愿來、不愿留的難點、痛點,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常來”,建立以人才技術為導向的價值分配機制,讓人才、企業和社會共享人才帶來的發展成果,真正實現共享共贏,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特別是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創新平臺,積極探索“科技聯姻”“帶土移植”“遠程問診”等多種形式的引才、用才機制,全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盤活人才資源“蓄水池”。截至目前,累計建立院士工作站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技術轉移機構108個,入選省引進高層次人才獎補平臺10個,匯聚500余名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原文采集自科技日報,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